6月份,炼钢厂熔剂消耗完成36.74kg/t,其中精炼炉熔剂消耗3.46kg/t,转炉溶剂消耗33.28kg/t,同比3月份降低3.69kg/t,创造了新纪录。
为贯彻落实公司“降本增效、控亏减亏、保生存”的总体要求。炼钢厂从生产组织过程的细节入手,加强对各项指标薄弱点的分析,同时,从工艺、技术、操作等多个方面寻找突破口,开展了一系列针对性攻关活动。
党建引领 凝心聚力
党建引领是炼钢厂实现降本增效的重要保障。炼钢厂党委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将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
原来炼钢渣料消耗的吨钢成本在15元左右,占炼钢加工费3-4%,从降低渣料来降成本,看似微不足道,如同“捡芝麻”,但降低渣料消耗带来的是巨大的隐性价值,能直接减少转炉炉渣带走的铁含量(TFe),大幅降低钢铁料损失,其价值远超渣料本身成本的降低;每减少1kg/t渣料消耗,便能提升热量利用效率,间接降低约1.5kg/t铁钢比的热量需求,对能源利用的正面效应极为显著。此外,此举还极大促进了后续渣料的减量处理、循环利用、钢尾渣的有效处置,为节能降耗、绿色生产开辟了广阔空间,带来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不可估量,实为“抱西瓜”之举。这一成就的背后,是全厂职工凝聚智慧与力量,共同推动降本增效战略深入实施的生动实践,彰显了团结协作、创新求变的精神风貌。
问题导向 精细管理
坚持问题导向,精细管理是炼钢厂实现降本增效的关键。炼钢厂从实际出发,深入剖析生产过程中的问题和难点,以问题为导向,精准施策。
留渣少渣操作在前期探索阶段发现以下问题:一是留渣操作总体温度不够,留渣量和热平衡不好计算。二是铁水入炉喷溅现象。三是留渣操作存在点火困难,初期渣起的快,中前期易发生喷溅,随即低Si铁水发生返干现象,高Si铁水冶炼过程喷溅加剧现象。炼钢厂通过精细化管理,优化生产工艺,针对上述问题制订了一系列标准化操作规程和管理制度,通过标准化管理,实现了生产过程的规范化、制度化和高效化,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和提高了产品质量。
持续创新 重点攻坚
在推动降本增效的过程中,炼钢厂将推进转炉留渣少渣冶炼作为重点项目,全力进行专项攻关。以转炉冶炼热平衡为核心,按《转炉留渣少渣冶炼专项工作实施方案》全面推进。通过强化铁水测温、取样管理;优化入炉废钢结构;开展高位料仓称量计量校准,熔剂精准入炉,同时加强冶炼过程控制,推行高-低-低枪位冶炼模式等措施,已初步达成降低渣料消耗的基础目标。然而,面对更高的降耗挑战,炼钢厂正持续优化工艺、改进操作,特别关注提升终点拉碳率与热量利用率,同时,稳定原辅料质量,并计划建立标准化操作模型,以深化留渣少渣冶炼实践,力求在降本增效的道路上迈出更坚实的步伐。
下一步,炼钢厂将继续秉承“算账经营”理念,立足岗位、大胆创新,积极开展降本降耗工作。同时,进一步加强与炼钢厂作业区、管理室的沟通协调以及与兄弟单位的交流合作,不断汲取先进经验和做法,用数据说话,用结果证明,瞄准降本增效关键点,持续打出组合拳,充实硬核力量,助推公司稳进向好!
作者:彭 雨
来源:唱响昆钢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