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矿业资讯

文化赋能,铸造矿业的独特气质

发布人:  发布时间:2021-4-7 14:45:43   阅读次数:

     

    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回望过去,我们不仅为灿烂的五千年中华文化而骄傲,更为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发展历程中所凝成的红色文化、革命文化和先进文化所折服。

    在我国的文化长河中,有一条支流,这就是矿业文化。专家认为,广义的矿业文化是人类在开发矿业的实践过程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而狭义的矿业文化则指人们在矿业开发实践中所创造的精神财富,包括艺术、知识、观念、精神、组织、制度与行为等。归根结底,矿业文化是矿业行业或单位运用思想、精神、组织、制度或智力的力量,实现矿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是矿业行业呈现的素质和气质。

    源远流长的中国矿业文化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开发利用管理矿产资源的国家。矿产开发利用活动不仅创造了灿烂的矿业文明,对中华文明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也丰富了世界矿业文明的宝库。

    从古至今,中华民族在发现、认识、开发与利用矿产的过程中,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从石器时代到农耕时代,再到工业时代、信息时代,矿业文化促进了人类文明的进步与发展,也使矿业文化成为优秀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篇章。人类文明的一次次飞跃中都有矿业的身影。

    远古时期,我国古代的人们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从事着古老而原始的矿业开发活动,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创造了诸如陶瓷文化、青铜器文化、铁冶文化、玉石文化等,使我国矿业文明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一直走在世界前列。

    近代以来,即1840年鸦片战争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中国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甲午战争特别是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国矿业资源被大量掠夺侵占,“三座大山”的压迫,使得中国矿业文明明显落后了。但正当中华民族处于严重的民族危机之际,1921年7月23日,一个以工人阶级为基础的政党——中国共产党在中国诞生,为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带来了光明和希望。“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民族的命运就焕然一新了。”

    从那时起,中国共产党就与矿业结下了不解之缘。安源煤矿等矿山的工人运动,夯实了中国共产党的阶级基础。而红军赣南钨矿、“中华钨砂公司”等的创办,为矿业文化的发展注入了红色力量。

    抗战时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边区政府在西北开发石油、煤炭,办起了铁矿、钢厂,为红色根据地建设提供了可靠的资源与经费保障。

    抗战胜利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解放区民主政府从日本人手上接管了一批矿山,之后随着解放战争的节节胜利,又从国民党手中接管了一些矿山,并恢复生产发展。这些矿山为解放战争取得胜利立下了不朽功勋。

    不断丰富发展的矿业文化

    新中国成立后,开启了中国矿业发展新纪元,中国矿业自此进入了现代矿业发展的新时期。

    1950年2月17日,毛泽东主席在中国驻苏联大使馆接见留苏学生代表时,在留苏学生任湘的笔记本上题写了“开发矿业”四个大字。70多年来,这四个大字一直激励着全国数百万地质工作者和千万矿业职工为开发矿业而努力奋斗。

    70多年来,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与发展,我国已从一个矿业小国发展成矿业大国,建成了包括能源、钢铁、有色、化工、非金属及建材在内的比较完整的矿业及其原材料加工工业体系,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能源生产国、消费国和贸易国,形成了煤炭、电力、石油、天然气、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全面发展的能源供给体系,对全球矿业发展举足轻重。

    李四光精神:在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国家建设急需能源资源。当时,李四光等老一辈地质工作者,克服种种困难,深入探索,推动了地质科学的长远进步和发展。李四光在创新发展我国石油工业、核工业和“两弹一星”,推进地热资源开发利用,预测和预报地震等方面做出了卓越贡献。半个多世纪以来,李四光创建的地质科学理论和科学思想得到了不断丰富和发展,特别是地质力学理论在解决能源资源、地质灾害和重大工程建设中发挥了重大作用,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称“李四光同志是一面旗帜”。以李四光精神为代表的地质文化,其核心内容就是“矢志不渝的爱国情怀、坚持真理的科学品格、强烈执著的创新意识、诲人不倦的师表风范和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

    “三光荣”精神:“以献身地质事业为荣,以艰苦奋斗为荣,以找矿立功为荣”的“三光荣”精神被誉为地质之魂。在“三光荣”精神的影响下,几代地质工作者奋发图强,为我国能源资源保障、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建设立下了汗马功劳。“三光荣”精神的核心是,要求地质工作者从国情出发,正视地质工作的客观环境和生活条件,发扬艰苦创业的精神。在物质上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在精神上奋发向上,勇于改革探索;在品格上提倡先人后己,廉洁奉公。

    新时代地质文化:2016年1月召开的全国地质调查工作会议上,中国地质调查局党组确立“责任、创新、合作、奉献、清廉”作为新时期地质文化的主要内容。其确立既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契合,也与“三光荣”传统、“李四光精神”相承接,是针对新时期地质工作者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基于新时期地质工作实践的基础上而建立的。

    铁人精神:王进喜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一代钻井工人,面对新中国成立之初石油短缺的局面,他以强烈的责任感、高昂的热情投入到为祖国找石油的工作中。1958年9月,他带领钻井队在大西北的油田里,创造了当时月钻井进尺的全国最高纪录,荣获“钢铁钻井队”称号。1960年3月,他率队从玉门到大庆参加石油大会战。当时条件十分艰苦,工人们住着“干打垒”和地窝子,吃着窝头和咸菜。没有吊车和拖拉机,汽车也不足,王进喜带领全队工人用撬杠撬、滚杠滚、大绳拉的办法搬运和安装钻机,奋战三天三夜把井架竖立在荒原上。在大庆石油会战打第一口井时,为解决供水不足的问题,王进喜带领工人破冰取水,盆端桶提运水,硬是靠人力端水50多吨,保证了按时开钻。准备往第二口井搬家时,他右腿被砸伤,但仍坚持工作。由于地层压力太大,第二口井打到700米时发生了井喷。当时没有压井用的重晶石粉,王进喜决定用水泥代替,但却没有搅拌机,他不顾腿伤,带头跳进泥浆池里用身体搅拌。经过全队工人奋战,终于制服井喷,王进喜从此被誉为“铁人”。这位打井巨人,为我国石油工业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也给我们留下了艰苦奋斗的宝贵精神财富——铁人精神。

    鞍钢精神:作为共和国的“钢铁脊梁”,鞍钢创造出了无数的人间奇迹。从举世闻名的“三大工程”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青藏铁路、港珠澳大桥的建造等工程中,处处闪耀着鞍钢优质钢材的光彩和强大支持。奇迹的创造,源于鞍钢人坚守创新、求实、拼争、奉献的“鞍钢精神”。

    回顾鞍钢的历史,作为共和国钢铁工业长子的鞍钢,为新中国的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原鞍钢党委副书记兼纪委书记石树林,在题为《鞍钢精神确立的前前后后》的署名文章中写道:“鞍钢精神”是对鞍钢职工团队精神和风貌的提炼和概括,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成果,是企业软实力的重要标志,在鞍钢发展史上起着重要作用,占有重要的地位。

    鞍钢是在被日本人称之“只能种高粱的地方”建立起来的全国最大的钢铁生产企业。到1985年开工37年,在自身不断发展的情况下,鞍钢上缴的利税相当于每6年给国家奉献一个鞍钢,并先后向全国各钢铁企业、科研单位输送科技人员、管理人才和技术工人……这些都是鞍钢职工对党、对国家、对人民展现的奉献精神。鞍钢职工王崇伦创造了万能工具胎,一年干了四年的活,被誉为走在时间前面的人。1954年4月,由王崇伦等7人发出了在全国范围开展技术革新的倡议书,是我国工业战线最早吹响的技术革新的号角。从1949年至1985年,鞍钢职工共提出生产技术、企业管理等方面具有改革和创新意义的合理化建议120多万项。广大职工这种立足本职、开拓创新的精神始终传承,形成了鞍钢人的可贵传统,成为了“鞍钢精神”的精髓。因此,鞍钢党委决定,把职工这种创新、求实、拼争、奉献的团队精神,作为“鞍钢精神”写入党代会的工作报告。

    在“鞍钢精神”确立后的几十年中,鞍钢职工把“鞍钢精神”当成自己的荣誉,也当成一种责任去传承、去发扬。看今日鞍钢的装备水平、技术水平、管理水平、职工队伍的素质和精神面貌,当年期望和憧憬已经变为了现实。

    此外,攀枝花精神、同煤精神等这些富有时代特征、特色的宝贵文化财富,成为永续流传的矿业文化精髓,化为一代又一代矿业人报效祖国的坚定理想、无私奉献的行为风范和不求名利的价值追求。

    与时俱进,为矿业高质量发展赋能

    文化的力量是思想的力量,是精神与信仰、理想与信念的力度。

    行业的复兴,需要文化的加固与建设。不断赋予矿业文化以新的时代元素,让矿业行业每一个“细胞”都拥有危机意识和大局意识,正确认识自己所从事的行业,从而自发地去维护、升华、创造。这是矿业文化的使命。

    矿业文化是矿业的灵魂,是矿业的中枢和血脉,是矿业的精神家园,反映了矿业的生命力、凝聚力,体现了矿业人的认同感、归属感。要发挥矿业文化的精神引领作用,让文化成为新时代矿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矿业文化既是行业文化,也是科学文化、大众文化,是丰富社会公众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源泉,将自然科学注入大众文化,同时将人文精神注入自然科学研究与创新,是实现矿业文化传播的当务之急。

    从某种意义上说,矿业文化既是硬实力,又是软实力。当它成为一种核心价值观或信仰时,它是精神动力、吸引力,是软实力;当它转变为文化产业时,它又是物质生产力,是硬实力。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成为“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之一的今天,如何运用文化的力量,唤醒整个社会珍惜、节约、保护矿产资源的意识,真正将“两山论”落实到绿色勘查、绿色矿山、生态矿业建设的具体实践中,使先进的矿业文化成为全行业、全系统的文化自觉,显得尤其重要,这也是矿业文化必须担负的神圣使命。

    有关专家建议,我们要深挖矿业文化自身优势,开展矿业文化理论研究,使其内涵丰厚,逻辑自恰,自成体系,魅力四射;要根据矿业行业的特点,破除妨碍矿业文化产业发展的障碍,明确发展目标,建立起规模化、差异化、精品化的文化产业发展平台,构建主导产业特色鲜明、相关产业联动发展、结构优化的矿业文化产业体系;要充分利用行业媒体和大众媒体,创新传播宣传方式,以人们喜闻乐见的方式,讲好“中国矿业故事”,传播好“中国矿业声音”,切实加强矿业文化的宣传、推广与普及,不断扩大矿业文化的吸引力、影响力和感召力;要探讨如何适应网络信息化时代的发展特征,加强矿业及矿业文化的科普工作,增值矿山或地质旅游中的精神文化内涵,让人们在矿山或地质旅游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感受矿业文化的魅力,感受活化的矿业文化;要重视地质科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创造新的地质、矿业人文精神,以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人地关系协调发展的精神指导地球科学和技术发展,为合理和科学地开发、利用和保护地球资源提供科学知识和技术手段,为中国、全人类的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多中国智慧。

    (本文援引了有关专家关于矿业文化研究的相关成果及论述,在此谨表谢意。)

     

    作者:李德重 马晓敏

    来源:中国矿业报



    附件下载地址

所有文章仅限阅读,禁止转载或复制!

上一篇:砂石工业“十四五”规划编制调研活动开启


下一篇:全国最大智能化镍成品包装整条生产线实现全自动生产